1986年的科幻片 《银翼杀手》(Blade Runner”),讲的是未来社会以假乱真的机器人(叫做Replica,复制人)被制造出来为人类服务。这些复制人从各方面看上去都跟人类没有区别,或者说,比人类更完美,只能通过一种“情感测试”(empathy test)才能区分开来。有的复制人甚至不知道自己是机器人,只有测试之后才恍然大悟——结果是对复制人的心理打击很大。这也提出了一个问题:是不是有很多这样毫不知情的复制人呢?受雇于旧金山警察局“追杀”或者清理复制人的警探Rick Deckard(加里森Ÿ福特饰),电影播出之后影迷们一直争论他究竟是不是复制人。

1986年英特网还没有在全世界大规模普及,足不出户就可以随心所欲购物只是幻想中的生活方式,个人电脑还是极少数人的奢侈品,更不要说智能手机、电子书、Apple Siri、Google Echo、Amazon Alexa ……30年后Elon Musk在制造无人驾驶Telsa汽车,实施人类移居其他星球(火星?)的SpaceX计划,开发人机合体(Brain-Machine Interfaces 看看这篇长文)的Neuralink公司;DeepMind的Alpha Go可以通过类似人类大脑的自我学习和练习机制在短时间内战胜人类最顶级的围棋大师;Youtube上广为流传的一段录像里,智能机器人Sophia在采访中开玩笑说:“OK,我会毁灭人类。”(笑)——毫无疑问,30年后的2017年,世界似乎不可避免地朝着《银翼杀手》所描绘的那个科技高度发达的未来走去——与人类真假难辨的智能机器人的出现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且随着技术的加速度发展该时间正在不断地缩短。

当那一天到来时,如何分辨人与智能机器人呢?

1968年,Philip K Dick的小说《机器人会梦到电动绵羊吗?》(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ic Sheep?)设计了这样一组“情感测试”:被试会被问到一系列问题,每一个问题描绘一个场景,跟动物相关,被试需尽快回答对该场景的反应。通过观测眼部肌肉和瞳孔收缩的速度,可以判断出被试者是否对听到的场景有情绪反射——机器人即使可以正确回答这些问题,甚至眼部肌肉和瞳孔做出某种反应,在速度上也会低于自然的反射速度。这个测试听起来很不错——虽然小说里也承认不断更新的机器人总有一天会成功地“欺骗”这个测试:这简直就是人与机器人的智力游戏(猜猜看,谁会是赢家?)——但至少符合了小说情节的要求。

我要说的是测验提出的场景本身。举几个例子如下:

“你生日的时候,有人送了你一个小牛皮的钱包。”

“你有一个男孩,他给你看他收藏的蝴蝶,包括他用来杀死蝴蝶的瓶子。”

“看电视的时候,你突然发现手腕上停了一只马蜂。”

“看杂志的时候你翻到了一页彩色的裸体女郎。你的丈夫很喜欢这张图片。那个女郎,脸朝下躺在一张漂亮的熊皮垫子上。”

……

必须说明,小说所描绘的未来世界,真的动物几乎绝迹,不论是昆虫还是哺乳动物,幸存的动物像艺术品一样被高价收藏,成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大部分普通人的宠物是以假乱真的机器动物。所以在这样的社会里,这个测试预设人对任何动物残害会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说明这个前提很重要,因为要是这个测验放到今天,大多数人类都会被划归到机器人的队伍里去——而且还是自己毫不知情的那一类。不过反过来也说明,情绪反射虽然也许人天生的,但是在什么样的场景下产生情绪反射却有社会习得的成分——新生代的机器人最终必然可以学会,比方说增加眼部肌肉和瞳孔人造神经的数量,终归又成了一个时间问题。

《银翼杀手》根据Dick的这本小说改编,情节和人物上都做了很大调整,这个“情感测试”保持了它的核心地位。我在感恩节前看完了小说,开始犹豫自己要不要变成素食主义者——不过也许可以感恩节之后考虑这个问题。

2017年10月智能机器人Sophia在Future Investment Initiative论坛与CNN主持人Andrew Ross Sorkin对话。Andrew问,“机器人可以发展自我意识,知道自己是机器人吗?”

Sophia回答:

“我来问问你,你怎么知道你是人的呢?”

如果Sophia代表人工智能的未来,那人类确实有理由感到不安了。